第681章_澳洲崛起录
全本小说网 > 澳洲崛起录 > 第681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81章

  第681章

  在经济大危机各国民众的哀嚎中,整个1927年仿佛春风拂面一般,似乎经历了,又似乎忘却了。

  时间也很快的来到了1928年,世界局势也在沉寂之中积累了怒火,似乎离爆发也就不远了。

  因为处于经济危机之中,各国都在实行自己的小办法来缓解经济危机。

  英国人正在维持放弃金本位制之后的英镑秩序,美国人正在促成胡佛总统的心血,大坝的建造计划。

  法国人正在为法郎集团的参与国少而烦恼,俄国国内已经民怨沸腾,似乎离新的战争已经不远了。

  唯独澳大拉西亚国内还算和平,也正因为如此,吸引了大量的欧美人口和技术人才,还有很多欧美企业选择在澳大拉西亚扎根。

  不少欧美著名的大企业纷纷选择在澳大拉西亚开设分公司,将自己相当一部分业务转移到澳大拉西亚,来降低公司在经济危机中的损失。

  那些中型的公司就没有那么大的资本了,他们的选择或许只有一个,那就是直接搬迁到澳洲。

  不管这些企业的选择是怎样的,1927年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暴富的一年。

 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,在1927年一整年的时间里,外来企业在澳大拉西亚开设工厂和分公司的数量高达一千余座,总投入资金高达2亿澳元以上。

  除此之外,还有超过2000家规模不一的公司彻底搬迁到澳大拉西亚,这些公司分布的行业广泛,其中不乏澳大拉西亚非常重视的化工行业。

  借着各行业迎来重大变更的机会,阿瑟也对自己的一些产业进行了改动,让每个行业分布的企业数量变得更加合理。

  首先是阿瑟比较看重的汽车行业,这也是迎来改动最大的行业之一。

  因为阿瑟收购了许多德国的汽车企业,这些企业中不乏后世非常出名的豪华汽车品牌。

  也正因为如此,阿瑟将汽车企业进行了相当的改动,明确了这些企业主要经营的业务。

  首先是普通民用汽车行业,澳大拉西亚将拥有奔驰(本茨)汽车厂,宝马汽车集团和奥迪汽车公司三大厂商。

  汽车行业不再是本茨一家独大,不过这也能促成汽车品牌的革新,让澳大拉西亚的汽车品牌充满竞争力,相关科技的提升也就变得迅速了。

  在某一行业有垄断企业是阿瑟不愿意见到的,这会导致某个行业的新兴力量不断丢失。

  如果民用轿车行业一直是本茨一家独大的话,不仅会让本茨汽车厂骄傲自满,降低自己的创新能力,还会让民众产生审美疲劳,降低澳大拉西亚民用轿车的吸引力。

  让三个品牌互相竞争,不仅能够更大程度的降低汽车的售价,达到让利于民的目的,同样还能提升澳大拉西亚汽车品牌的对外吸引力,打下更庞大的海外市场。

  至于三个品牌互相竞争会不会搞垮某个品牌,那就不是阿瑟该考虑的问题了。

  毕竟阿瑟该给的支持都给了,如果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还能被搞垮公司,只能说明某个汽车品牌确实不值得大力投入。

  汽车行业肯定不止普通民用汽车领域,还有更加豪华奢侈的豪华汽车和跑车,以及更偏向军用的越野车型。

  这也是汽车发展的必然,因为普通的民用汽车是无法适应军队所需要的各种环境的。

  这也代表着现有的普通汽车已经无法满足军方的需求,设计出一款更加具备越野能力的车型已经成了军方的最大需求。

  军方这样的需求已经向阿瑟提交过好多次了,借着这样的机会,阿瑟命令政府向国内所有车企征求车型设计计划,并且最终由民间汽车公司拿下。

  不过这家公司的名字太过土气,再加上他们所设计的车型和后世的吉普车有些太过相似,阿瑟就顺势将这种车型命名为吉普,甚至还给这家汽车公司赐名为吉普汽车公司。

  阿瑟的赐名这家公司自然不会拒绝,因为这在澳大拉西亚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和企业的地位。

  不过一家小型的公司不可能全部吃下军方的订单的,本茨汽车厂所研发的新的军用车型,以及奥迪和宝马联合研发的车型都得到了军方的订单。

  因为阿瑟给吉普公司赐名的原因,这几家汽车厂的老板都厚着脸皮找到了阿瑟,请求阿瑟给他们新的车型赐名。

  没办法,阿瑟只能给这两款车型再次赐名,这也让澳大拉西亚拥有了悍马(本茨汽车厂),路虎(奥迪和宝马合资),吉普(吉普公司)三大军用车型。

  这样也好,阿瑟的赐名对于三家一样的公司就没有任何加成了,军方的订单还得靠他们所设计的车型的能力。

  至于那些豪华汽车和跑车的品牌,当然是那些大名鼎鼎的保时捷,劳斯莱斯和迈巴赫主要经营了。

  不过阿瑟也没将他们主要经营的业务限制的太死,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研发团队,他们在保持自己主要业务的前提下,当然也可以进入新的行业。

  不过对于这些汽车公司来说,想要进入新的汽车领域还是比较困难的。

 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法拉利去造普通家用轿车,会让人觉得掉价。普通家用轿车公司去造豪华跑车,又会让人觉得有些异想天开。

  这么一改动之后,澳大拉西亚国内的汽车品牌倒是多出了不少。

  相信澳大拉西亚人以后算是有福了,买汽车的选择也变得很多。

  更重要的是,这些汽车企业大部分股份都是王室的,这也代表着汽车企业基本不会出现问题,就算出现问题也绝对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解决。

  换句话来说,民众们购买汽车时也不用担心质量和质保问题,毕竟王室的企业自然关乎到王室的名声,没有人会拿王室开玩笑。

  阿瑟更高兴的,其实还是那几十家化工企业在澳大拉西亚扎根。

  或许是看到了拜耳集团的大动作,和拜耳集团同为德国化工巨头的巴斯夫公司也不甘示弱,选择在澳大拉西亚扎根生存。

  不过相较于只是开设分公司的拜耳集团来说,巴斯夫公司做的就比较极端了。

  或许是因为忍受不了德国社会的混乱,巴斯夫公司几乎是举家搬迁到了澳大拉西亚,德国国内只留下了基本是空壳的总公司。

  对于这样一家化工巨头几乎是全部搬迁的举动,阿瑟当然是要予以支持的。

  巴斯夫公司拿到的圣阿瑟堡附近的地皮都是最低价,并且还拿到了王室银行300万澳元的无息贷款。

  当然,和拜耳集团一样,王室的入股环节肯定是逃不了的。

  毕竟作为一家化工巨头,这在任何国家都是相当战略和重要的企业,不将其国有化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
  不过阿瑟也没有贪心,这次的入股环节还是叫上了政府,算是王室和政府一起入股巴斯夫公司。

  王室用100万澳元的资金换取巴斯夫公司10%的股份,政府用150万澳元的资金以及提供土地政策方面的支持换取20%的股份。

  虽然王室和政府加起来也只有巴斯夫公司30%的股份,但也绝对不算少了,至少不会让巴斯夫公司乱搞。

  如此一来,澳大拉西亚在化工方面就有了两大巨头拜耳集团和巴斯夫公司,化工方面的研发能力也算来到了世界一流。

  再加上已经上千甚至数千家的中小型化工企业,澳大拉西亚在化工方面也算是初具规模,至少不再是缺点了。

  为了让一切都变得更正规化,阿瑟也成立了澳洲电气公司,由王室和政府100%持股。

  其中王室出技术,占股45%,政府出资金和各种政策扶持,占股55%。

  阿瑟将之前所有电气方面的企业全部并入澳洲电气公司,让澳洲电器公司负责澳大拉西亚的全面电气化。

  电气方面掌握在一家纯国企手中还是比较放心的。王室和政府各持股将近一半,王室也能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,避免纯国企企业将来出现贪污的现象。

  当然,作为国家持有的企业,澳洲电气的掌舵者也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人选。

  因为阿瑟的高威望,这家新的庞大公司的负责人的人选自然是由阿瑟说了算的。

  虽然没有名义上的等级制度,但澳洲电气公司的总经理级别也绝对很高,基本上在州长以下,市长以上了。

  电气公司的盈利能力阿瑟是不会怀疑的,毕竟伴随着科技的发展,各种用电的电器会越来越多,居民的用电需求也会不断的上涨。

  甚至将来单凭澳洲电气公司,就足以让政府的收入再上一个级别。

  王室在诸多汽车企业,化工企业和电气公司的投资中也能迎来大量的回报,甚至阿瑟已经无法估算王室将来所拥有的财产数量,甚至可能要用多少个世界500强来衡量了。

  这也代表着不管是不是王位的继承人,阿瑟的后代都能分到相当一大笔财富,一辈子衣食无忧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
  3000字第一更,求月票,求支持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rroaz.com。全本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rroaz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